•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 公交换乘
  • 公交路线
  • 公交站点

旦斗寺

更新时间:2024-04-28

别名
丹笛寺,丹斗寺,旦兜寺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第七批(明至清)
所在地/隶属
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金源乡科巴村

景点简介

寺处循化县城黄河北岸10多公里的小积石山中,寺周悬崖陡立,石壁高耸,佛殿或建于峭壁之中,或建于悬崖之下,或依天然岩洞而成,别具一格。据载,公元九世纪中叶,吐蕃赞普达磨禁佛,在曲卧山修行的藏饶赛、肴格

迥、玛释迦牟尼3人逃来青海,曾在此居住,剃度附近甲徐村的喇勤贡巴饶赛(892-975 )为徒。喇勤成名后,于丹斗建立道场,招徒宏法,特别向卢梅·崔臣喜饶等卫藏十弟子授戒,使西藏佛教再度复兴。因而,丹斗寺作为“后弘期”佛教的发祥地,在藏传佛教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一直是各派信徒们向往的圣地,朝圣者络绎不绝,三世达赖等西藏重要人物都曾到过丹斗

寺。明清以来,西藏各派到内地朝贡,途经青海,不少人都来此朝拜,有的甚至长住修持。丹斗寺的主要香火庄有科巴滩、甲徐、阿麻叉、仲塘等村,约百余户。历史上,该寺属民和才旦寺系统,清末以来,直接受才旦夏茸管辖。该寺的整个建筑至今完好无损,由阿尼鲁加殿、热杂帕殿、比丘阿吉达修行殿、三世达赖修行殿、“三贤哲”及喇勤修行殿、弥勒殿、阿柔格西修行殿、释迦殿、大经堂、才旦夏茸拉章、叶东佛塔及僧舍、大厨房等组成,共约200余间,是一个完整的建筑群。《青海记》载,当时有18僧,《安多政教史》则云有百余僧。1958年后关闭,1962年开放,有寺僧18人,1967年再次关闭。1980年重新开放,现有寺僧35户69人(其中完德11人),寺周林木近千亩,由寺僧管护。丹斗寺原来的宗教法事活动有正月祈愿法会,三月春季学经期会、四月为期7天的主神供养会、赛康巴所创的五月修供法会、六月十五日起为期45天的夏季学经期会、八月为期7天的胜乐供养法会、十月宗喀巴圆寂日的五供法会等。

丹斗寺的故事

我在十世班禅大师的家里遇到了班禅大师的侄子噶尔哇-阿旺桑波老师。他十分渊博,我们聊到丹斗寺,他如数家珍地给我讲起了丹斗寺的缘故,居然追溯到了佛本生故事,他带着极大兴趣给我讲起了《大藏经》(本缘部)太子须大那经……

佛的前世曾是古印度叶波国国王的太子须达那,从小喜好布施济穷。敌国派八位婆罗门徒到叶波国,向须达那太子乞索叶波国的镇国之宝——须檀延大白象。太子将宝象慷慨相施,国王闻讯后,按照国法将太子及其妻曼坻和两个孩子一起驱逐出国,流放六千里之外的檀特山,十二年不准回国。太子携带妻子曼坻和两个孩子向深山迈进,一路上仍然施舍不止,将马车、财物、衣服全部舍尽。到檀特山,山下有大水深不可度。妻子劝他等大水退去再过河,太子说。父王罚我到檀特山,在这里住下有违父王教诲。太子的心感动了苍天,大山倒塌挡住了大水。到了檀特山后,他又将两个孩子施舍给婆罗门徒。最后还要将妻子施舍给天神化作的婆罗门徒。太子的善施行为感动了天神。天神引导婆罗门把两个孩子卖到了父王身边。父王闻讯后,接太子和曼坻回国。全国臣民拥戴太子为王。敌国被太子的善施行为所感动,主动遣使送归宝象。从此,两国重结睦邻,友好来往。须达拏布施不休,直至成佛。

阿旺桑波老师告诉我,尼泊尔的迦毗罗卫到丹斗正是六千里,大河就是丹斗山山下的黄河,檀特山就是丹斗山。

我开玩笑地说:也许天神就是大禹。老师很严肃地说:大禹是天神派来的,所以他才能劈开积石山,治河水的地图也是天神送的……如果你能上丹斗山,还会看见那头大象卧在那里,时间长久了,白象身上已经长满了草,但它还在呼吸,它的鼻尖还是白的……他不住地赞颂青海东部的山山水水,他把河湟流域赞美为藏传佛教的第一胜地。

临走时,老师把一束黄绸子编的吉祥结送给我说:带上她,开车会一路平安。我带着老师的祝福,去寻找遥远的丹斗。

丹斗寺位于青海省的东部的丹霞如火的小积石山中,背靠湟水南山,面朝黄河,经过九曲九峡的黄河在丹斗寺的凝视中奔下青藏高原。

丹斗寺所在地属于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这里是藏族人民生活的最东部地域了。化隆县虽然是回族聚集的地方,但最东部的高山深谷里都是藏族乡。无论是从黄河南岸的循化积石镇过黄河上山,还是从北方的化隆巴燕镇翻山越岭,到丹斗寺都不容易。即便现在青海已经乡乡通了公路,但仍旧到不了丹斗寺,因为丹斗寺坐落在大山深处的悬崖峭壁之间。从实际距离来说,丹斗寺距离北面的下科巴村仅八公里,距离南面的黄河仅十五公里,但都需要攀登大山才能到达丹斗寺。也许正因为如此,丹斗寺才能存在,也许正因为如此,藏传佛教才得以后宏。

藏传佛教和任何一种宗教一样,在自己的发展历史上都曾经历过无数的坎坷和磨难。佛教是从公元7世纪传入西藏(那时称为吐蕃)的,来自印度的佛教与发源于阿里地区的崇尚鬼神的原始苯教在吐蕃发生了激烈的斗争,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到了第八代藏王时期,吐蕃社会经济繁荣,佛教也在王族的扶持下得到很大发展。除了修建寺庙以外,藏王规定每家要有一个人出家,七户平民供养一个僧人。僧侣势力的扩张增加了社会的负担,引起了贵族集团的不满,也遭到了苯教势力的抵抗。

公元838年,藏王的弟弟朗达玛篡位上台后,颁布了灭法废佛的命令,关闭西藏境内大小寺院,命人将大昭寺和小昭寺的两尊佛像抛入水中,迫使僧人还俗,烧毁佛经。灭佛是一场残酷的政治斗争,藏王达玛的后裔和一批僧人逃往印度和吐蕃最偏远的阿里地区以及青海东部、四川西北部和云南北部地区。从此时开始,西藏佛教的前宏期结束。

拉萨附近的三位僧人藏饶赛、约格琼、玛尔释迦牟尼从逃亡的僧人听到朗达玛灭佛的事情后,就用骡子驮上经典的戒律和论书,逃往阿里。后来又从阿里逃往南疆、内蒙和甘肃。在流离了几十年后,最后终于逃到了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流落到尖扎、化隆和循化的丹霞山岩中。

公元843年,在朗达玛灭佛的第三年,一个在拉萨东山叶巴岩洞里修习密宗的僧人拉隆·贝吉多杰化装成黑袍黑帽的神魔,在大昭寺前面用暗箭弑杀了朗达玛。然后机智地逃出拉萨,亡命天涯。此后吐蕃发生大规模的奴隶起义,强大的吐蕃王国终于结束,从此西藏开始了将近五百年的漫长的分裂混战时期。

......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闽ICP备2021002822号-12 huochegu.com 火车谷网 网站地图